濟鋼新產品研發實行模擬法人和完全成本核算
2018-09-04
在2013年科技工作會議上,山鋼集團濟鋼作出決定,從1月份起,在新產品研發領域,實行模擬法人和完全成本核算模式。本著“明確責任主體,科研也要算成本”的原則,濟鋼對一級研發(公司級新產品研發)、和二級研發管理機制體制做了新的規定和完善。進一步解決研發中“主體不明、責任不清、成本高、成效低、遠離市場、不接地氣、只管局部,不管系統、整體”等問題,進一步發揮“產銷一體化”協同作戰的綜合效用。
一級研發的主體單位,用戶應用技術中心將相當于模擬法人或外部科研院所。承擔一級研發項目分為基礎研究型、中長期新產品研發項目和創效型新產品研發項目。前者將由公司投資或部分投資,后者早期由公司提供貸款,待技術中心有一定的積累后將依靠積累資金滾動發展。
由此制定《公司級新產品完全成本核算管理辦法》,從立項、實施、資金管控評價、績效等方面做了詳細規定,首先從機制上杜絕研發成本高,又沒有市場的研發項目立項。管理辦法中明確了各單位的職責,制定完全成本核算模式和流程,以及項目實施過程中問題的界定和處置辦法;對項目實施的管控和評價將嚴格按照項目驗收標準進行,評價的結果將與研發項目研發團隊和個人的評價與績效掛鉤,將研發的壓力傳遞到參與研發的每個人身上;研發人員的收入將與研發的成效密切相關。
制定《二級研發管理辦法》,規范二級研發的范疇,規定在產品(除公司級新產品外)結構調整和降本增效活動中為公司創造了明顯經濟效益的研發行為,都屬于二級研發范圍,包括將對質量合格率低的產品實施公關,合格率出現10%以上提升的研發活動;積極開拓市場,訂單噸鋼量在普通產品1.4倍以上,且合格率在95%以上的產品生產或研發;為降低生存成本,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實施的合金減量化;為降低合金成本,實施的合金替代、合金結構優化等。并將二級研發納入日常的計劃管理、技術和管理人員的績效評價管理,用正激勵的方式,引導廣大職工參與二級研發,提高二級研發的熱情,為濟鋼的降本增效做貢獻。
(摘至《世界金屬導報》2013年第7期)